| 0931-4810130
| 13993119908
(十四)赤壁赋(宋·苏轼)
1.识记本文的作者,背诵本文名句。
2.体会作者写作此赋时的复杂心态和情感变化,把握作者 忘怀得失、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。
3.分析清风、明月、江水三种景物与抒情、说理的关系。
4.由本文了解文赋具有主客对话、抑客伸主的结构特征和骈散相间的语言特色。
5.理解并翻译下列句子:
(1)舞幽壑之潜蛟。
(2)侣鱼虾而友麋鹿。
(3)逝者如斯,而未尝往也。
(4)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。
6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:
(1)举酒属客。
(2)纵一苇之所如。
(3)浩浩乎如冯虚御风。
(4)肴核既尽,杯盘狼藉。
(十五)鹊桥仙(纤云弄巧)(宋·秦观)
1.识记本词的作者,背诵这首词。
2.理解本词主旨的新颖独特。
3.分析本词以议论入词的特点及所运用的象征手法。
(十六)念奴娇·过洞庭(宋·张孝祥)
1.识记本词的作者,背诵这首词。
2.理解词的主旨。
3.分析本词物境与心境相交融的艺术特色。
4.掌握词中典故的含义。
(十七)贺新郎·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(宋·辛弃疾)
1.识记本词的作者,背诵这首词。
2.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。
3.分析本词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的艺术手法,感受其沉郁中见豪壮的艺术风格。
4.简析典故在词中的含义。
(十八)婴宁(清·蒲松龄)
1.识记本篇小说的作者和出处。
2.理解小说的结构及其主旨。
3.掌握本文中“花”的类比象征意义。
4.简析婴宁的性格特点。
(十九)金缕曲·赠梁汾(清·纳兰性德)
1.识记本词的作者,背诵这首词。
2.了解作者一般词作的创作风格及本词的不同。
3.分析本词表达情感直露而不浅薄的特点。
4.理解词中用典的含义及作用。
(二十)秋夜(鲁迅)
1.识记本文的作者和出处。
2.掌握本文的主旨。
3.理解文中的象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。
(二十一)菉竹山房(吴组缃)
1.识记本篇小说的作者。
2.掌握本篇小说的线索及其主旨。
3.分析本篇小说的艺术特色。
4.简述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。
(二十二)我爱这土地(艾青)
1.识记本诗作者,背诵这首诗。
2.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,理解本诗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情感。
3.分析诗中象征意象的内涵。
4.简析本诗前后两部分抒情方式的不同。
(二十三)赞美(穆旦)
1.识记本诗作者。
2.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。
3.理解作者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。
4.体会本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。
(二十四)二月兰(季羡林)
1.识记本文作者。
2.掌握本文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和反复、拟人等修辞的运
用。
3.分析文中对二月兰描写的作用。
医学类 | 财贸类 | 教育类 |
资源类 | 能源类 | 装备类 |
旅管类 | 土建类 | |
生化类 | 艺术类 | 新闻类 |
电子类 | 公安类 | 交通类 |
甘肃中医药大学 | 甘肃政法大学 |
西北师范大学 | 兰州理工大学 |
甘肃农业大学 | 兰州财金大学 |
兰州城市学院 | 兰州文理学院 |
兰州工业学院 | 甘肃医学院 |
陇东学院 | 河西学院 |
天水师范学院 | 民族师范学院 |
兰石化职业大学 | 兰资环职业大学 |
兰州工商学院 | 兰州博文学院 |
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|